2022年4月,沈陽新樂順利完成了某型產品的交付試驗。此次交付的順利通過,標志著公司歷時多年,潛心研制的型號產品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代表著新樂技術團隊在產品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道路上邁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大步。當產品與目標碰撞的瞬間,現場一片歡騰,回想起此前研制經歷,技術團隊里的每一個親歷者,都感慨萬千。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在沈陽新樂有著這樣一支志同道合的科研團隊,老中青相結合,有著相同的航天報國情懷,他們不計名利、耐得住清貧但卻精神富足,守得住寂寞卻志向遠大,不論光陰如何荏苒,他們始終堅守在科技研發的第一戰線上。
2015年,沈陽新樂啟動了某型號產品的研制工作,該型號融合了多項前沿設計理念,新技術、新工藝被廣泛運用,作為公司自主研發,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該型號產品研制的成敗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前途,為了不影響研制進度,公司副總經理張樹棟作為型號總設計師,日夜堅守在科研一線,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公司副總經理、副總設計師丁志強常常以廠為家,通宵達旦已是家常便飯;所長楊正帥親自帶領相關設計人員扎進仿真實驗室就是幾天幾夜。《道德經》里有這樣一句話“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科研過程中,正是這些“干著指揮”的技術干部們的潛移默化感染和帶動著周圍的其他人。大家心里都裝著一個信念“肩負使命,用心做事,終必成功”。“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不管是堅守在充滿未知的平凡崗位,還是選擇挺進條件艱苦的試驗一線,他們都始終懷揣著航天報國的夢想,用最真摯的熱愛日復一日地堅守著航天報國的初心,風雨無阻,一路前行。
初心未改,指尖流年,酬凌云壯志
從仿制到自主研發這條路上灑滿了他們航天報國的情懷,學科交叉的設計人員從方案論證到型號最終設計鑒定,幾乎沒有休息過節假日,總體室的設計員王剛常常是一進入工作現場就忘記了時間,常常連續數十天不回家。研究二室的徐小舟常常把孩子忘記在學校的托管班里。六年多的時間里,技術團隊先后解決了控制系統集成問題,基于SOC的產品軟硬件滲透化設計問題,同時該項目在此類產品領域較早采用了智能實時控制及多策略抗干擾等先進技術,大幅提升了該型產品的控制精度,整體指標性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本次交付試驗的成功,是對全體科研人員最好的饋贈。
心有遠方,請用腳步去丈量
科學的道路是沒有捷徑可以走,也永遠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需要積跬步才能至千里,在這個團隊里,每個人的標配就是一本本厚厚的筆記本,記錄著每一個科研細節和思想的火花。婁術根身為副所長,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他熱愛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專業,每一個新想法、每一種新思路,每一條寶貴經驗,都被他認真記錄在冊;已經翻得破舊的圖紙上,有他經過上百次實驗驗證得到參數指標,詳細地記錄著產品的調試方法;一本本厚厚的泛黃的筆記本里,有他針對原理所做的詳細推導,有每一次會議的詳細記錄和心得,也有每一個項目的各階段計劃、實施方法、注意事項……一筆一畫記錄著這個熱愛自己國防工作的航天人的20余年科研人生的腳步。
有人說,我們在航天企業一輩子的奮斗目標就是:“看得見、跟得住、跟得穩、打得中”,字面意思很簡單,但是要靠我們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去開拓,去丈量,偉大時代催生偉大夢想,時代企業孕育時代精神,老帶新的傳承精神在新樂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這是一場接力賽。如今,一批心懷夢想、身懷本領的新力量新血液正慢慢注入新樂這片沃土,融入企業發展的洪流。他們傳承老一輩精神,詮釋新一代擔當,矢志為航天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關閉】 【打印】 |